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揭示滴灌水分亏缺和种植方式对设施黄瓜叶片光合特性、物质积累与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筛选适宜的亏缺灌溉栽培模式.[方法]以"津优316"黄瓜为试材,在定植密度相同时,设置了"等行距+70%灌溉量"(T1)、"宽窄行+70%灌溉量"(T2)、"等行距+常规灌溉量"(T3)、"宽窄行+常规灌溉量"(T4)4个处理,定植后第5天开始不同灌溉量处理,分析了定植后6周内黄瓜叶片生理特性、光合作用、水分利用率(WUE)、形态指标和物质积累、以及全生育期黄瓜总产量对滴灌水分亏缺和种植方式的响应规律.[结果]不同种植方式对黄瓜生理特征、光合作用、形态指标、物质积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亏缺灌溉黄瓜植株受到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可溶性物质量和脱落酸量显著增加;由于气孔限制值(Ls)增加,净光合速率(Pn)降低了10.75%,蒸腾速率(Tr)降低了15.03%,物质积累减少了15.46%,总产量降低了12.60%,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0.97%.不同处理中,T4处理产量最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ET)最低,与T4处理相比,T1处理的黄瓜植株受到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Pn显著降低了13.68%,干物质积累显著降低了9.41%,黄瓜总产量降低了9.30%,但WUEET提高了23.96%;T2处理黄瓜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量、可溶性蛋白量、脱落酸(ABA)量显著增加,植株受到水分胁迫,Pn显著降低了10.52%,干物质积累显著降低了23.55%,总产量显著降低了12.37%,但WUEET显著提高了23.96%;T3处理黄瓜植株未受到水分胁迫,Pn、干物质积累、总产量、WUEET差异不显著.[结论]亏缺灌溉黄瓜虽然产量降低,但由于耗水量的大幅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T1处理虽然总产量降低了9.30%,但提高黄瓜水分利用率23.96%,是适宜的滴灌水分亏缺模式.
推荐文章
温室滴灌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温室
蒸腾
蒸腾蒸发量
黄瓜
光合速率
产量
不同膜下滴灌方式对设施黄瓜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分根交替滴灌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生理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滴灌灌溉制度对温室黄瓜生理生态的影响
温室
节水灌溉
滴灌灌溉制度
黄瓜生理生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种植方式和亏缺灌溉对设施黄瓜生理特性及WUE的影响
来源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水分亏缺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率 产量 滴灌 黄瓜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4
页数 8页 分类号 S626.5
字数 76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22/j.cnki.ggps.20192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晓燕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70 681 14.0 22.0
2 毛丽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42 280 10.0 15.0
3 王立革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33 370 11.0 18.0
4 仪泽会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10 10 2.0 3.0
5 赵婧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11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7)
共引文献  (35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栽培模式
水分亏缺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率
产量
滴灌
黄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灌溉排水学报
月刊
1672-3317
41-1337/S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大道东380号
36-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1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