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锂电池的发展都提出了阶段性的目标,要在满足安全性和其他综合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其基本思路是不断开发高比能电池材料的组合,并优化电芯设计及制造工艺.本文从材料筛选和电芯设计两方面出发,介绍了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主要开发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活性材料方面,总结了高比能锂电池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研究现状,综合考虑了材料本身的性能和工程化、商业化前景,提出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和复合金属锂负极材料是高能量密度电池最具发展前景的活性材料;在非活性材料方面,总结了电解液、固态电解质、隔膜在不断提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体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提出了原位固态化技术是可行的技术路线之一;在电芯设计方面,评估了辅材选择和结构设计对电芯能量密度的影响,提出了高能量密度电芯设计的具体思路.最后,本文对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开发做了全面的展望,提出锂电池的开发应从高能量、高安全、长寿命、快充放、低成本、耐高低温六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在保障其特定应用场景的使用要求下,不断提升能量密度是用户的终极需求.
推荐文章
高能量尖晶石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高能量
尖晶石锰酸锂
掺杂改性
高能量密度的电容器
高能量密度
超级电容器(Ultra capacitor)
高能量密度储电材料研究现状
锂离子二次电池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陶瓷超级电容器
“高能量密度纳米固态金属锂电池研究”项目介绍
固态锂电池
金属锂负极
固态电解质
纳米结构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开发策略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 综合实用性能 材料体系 材料设计 结构设计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庆祝陈立泉院士八十寿辰专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8-478
页数 31页 分类号 TM912
字数 219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99/j.cnki.2095-4239.2020-005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8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2)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0)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15)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7)
  • 参考文献(1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能量密度
综合实用性能
材料体系
材料设计
结构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