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多枝柽柳和旱柳是北方地区河岸生态修复的良好树种,具有护河防洪、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和营造河岸地带植被景观的功能.本研究选取黄河兰州段沿岸2处样点,采集了多枝柽柳和旱柳木质部以及各潜在水源的样品,利用氧同位素直接对比法、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和相似性比例指数(PS指数),分析了多枝柽柳和旱柳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率以及两者之间的水分利用关系.结果 表明:在整个生长季,浅层土壤水(0~30 cm)是多枝柽柳和旱柳的主要水分来源,利用率分别为28.3%和24.4%,多枝柽柳对河水的利用率最小(16.6%),旱柳对地下水的利用率最小(17.9%);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月份,植物会增加对河水和地下水的利用比例,样点S1和S2的PS指数分别为91.0%和87.7%,两个样点均在5月的PS指数最大,不同月份的水分利用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处于河漫滩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多枝柽柳和旱柳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比较平均,最大程度地获取各潜在水源的水分,是一种最优的吸水模式.本研究可为开展黄河兰州段河岸休闲旅游活动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植物水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稳定氢氧同位素定量植物水分来源的不确定性解析
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
植物水分来源
不确定性
植物吸水滞后性
水源动态变化
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旱区植物水分来源与利用策略
氢氧同位素
水分来源
水分利用策略
同位素分馏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植物水分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水分来源
植物
基于稳定氧同位素确定植物水分来源不同方法的比较
稳定氧同位素
植物水分来源
贝叶斯混合模型
模型对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黄河兰州段河岸植物水分来源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河岸植物 氢氧稳定同位素 MixSIAR模型 水分来源 PS指数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稳定同位素生态学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5-1843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7/j.1001-9332.202006.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明军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129 2229 25.0 43.0
2 王圣杰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85 1466 17.0 36.0
3 邱雪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7 34 3.0 5.0
4 杜勤勤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9 27 2.0 5.0
5 郭蓉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4 3 1.0 1.0
6 车存伟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6 24 1.0 4.0
7 苏鹏燕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3 0 0.0 0.0
8 王家鑫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0)
共引文献  (188)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岸植物
氢氧稳定同位素
MixSIAR模型
水分来源
PS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