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玉米杂交优势强,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我国杂交种普及率近乎100%。玉米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是解决制种过程中人工去雄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化榜组长期致力于玉米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和应用,已克隆数个雄性不育基因(IPE1,2017,Plant Physiol⁃ogy;APV1,2017,The Plant Journal;Ms6021,2017,Scientific Reports),并探讨雄性不育机理(Xiao et al.,2020,Molecular Plant)。
推荐文章
玉米雌穗分化与籽粒发育及败育的关系
雌穗分化
籽粒
败育
密度
玉米
玉米叶片保绿性遗传研究进展
玉米
保绿性
遗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遗传发育所玉米育性研究获进展
来源期刊 粮油与饲料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制种过程 人工去雄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基因 中国科学院 生物学研究所 PLANT 遗传发育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1
页数 1页 分类号 S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制种过程
人工去雄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基因
中国科学院
生物学研究所
PLANT
遗传发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粮油与饲料科技
双月刊
2096-8515
36-1352/S
南昌市施尧路1111号水榭公馆A座190
44-103
出版文献量(篇)
457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