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承载力是描述地区发展受自然资源限制的重要工具,也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基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县级统计数据,定量计算水、土和生态等资源承载力,并根据定量评价结果构建资源承载力监测体系并应用于“一江两河”地区.研究结果表明:(1)“一江两河”地区人粮关系趋于紧张,部分地区人口—粮食—土地矛盾突出,76.5%的县土地资源承载力下降,83.3%的县土地资源承载指数增长;“一江两河”地区各县(市、区)水资源承载力远大于实际人口,承载指数均小于0.05,但77.8%的县水资源承载力下降,县域承载指数均增长;各县生态承载力增长,承载指数下降,部分县处于生态赤字状态.(2)“一江两河”地区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由生态承载力转变为土地资源承载力.2000-2015年,在“一江两河”地区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或超载的县中,对资源承载状态影响最大的资源承载力由生态承载力逐步转变为土地资源承载力.(3)“一江两河”地区资源承载力等级逐渐提升,可能带来的危害或负面影响程度降低.2000-2015年,资源承载力为三级(中度负载)及以下等级的县由15个(83.3%)降至3个(16.7%).资源承载力长效监测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明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科学利用区域自然资源,促进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推荐文章
西藏"一江两河"农区草业发展探讨
西藏地区
一江两河
农区草业
可持续发展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优良牧草及草坪草引种试验
西藏
"一江两河"地区
牧草
引种驯化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高精度航磁勘查效果
西藏
雅鲁藏布江
航磁勘查
找矿意义
构造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资源承载力监测——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例
来源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资源承载力 承载力模型 指标分级 监测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其他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9-1713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1497/zrzyxb.202007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葛全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55 8889 54.0 83.0
2 封志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75 6808 44.0 79.0
3 潘韬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9 716 14.0 26.0
4 刘玉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8 297 8.0 17.0
5 代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 0 0.0 0.0
6 张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5)
共引文献  (400)
参考文献  (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8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8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8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9(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2(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3(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4(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15(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5)
2016(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17(50)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8(26)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9(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资源承载力
承载力模型
指标分级
监测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资源学报
月刊
1000-3037
11-1912/N
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82-3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06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