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估各种药敏试验方法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对黏菌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性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以肉汤微量稀释法为参比方法,采用E试验法、VITEK 2-Compact法、纸片扩散法、MIC测试条(MTS)和梳状条(E strip)法5种药敏试验方法测定1 040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对黏菌素和多黏菌素B的敏感性.结果 E试验法、VITEK 2-Compact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377株CRKP对黏菌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7.1%、96.3%和98.1%;317株CRPA的敏感率分别为95.3%、100%和99.1%;346株CRAB的敏感率分别为100%、99.7%和99.7%.MTS、E strip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CRKP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分别为97.3%、97.3%和99.2%;317株CRPA的敏感率分别为98.7%、99.4%和99.7%;346株CRAB的敏感率分别为100%、100%和99.7%.与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结果相比,5种方法检测黏菌素或多黏菌素B的分类一致率(CA)均>95%.对于CRKP,5种方法的非常重大误差(VME)为1/9~5/7,重大误差(ME)为0.3%~66.7%;对于CRPA菌株,E试验法和MTS法的基本一致率(EA)<90%,5种方法均未检出VME;E试验法检测黏菌素的ME为0.3%~1 7.6%;对于CRAB菌株,除VITEK 2-Compact法外其他4种方法的VME为1/3~1/1,ME为0~0.3%.结论 E试验法、VITEK 2-Compact法、纸片扩散法、MTS和E strip法等检测黏菌素和多黏菌素B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的药敏,均存在EA偏低或假敏感现象(即VME),需引起实验室和临床高度重视,实验室仍应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采用标准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多黏菌素药敏试验.
推荐文章
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
碳青霉烯类耐药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
感染控制
治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多黏菌素的复兴
多黏菌素B
多黏菌素E(黏菌素)
多黏菌素衍生物
结构-活性
多黏菌素研究进展
多黏菌素
抗菌机制
耐药机制
构效关系
全合成
多黏菌素抗菌机理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革兰阴性菌
多黏菌素耐药
mcr-l
耐药机制
副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对黏菌素和多黏菌素B的药敏试验方法学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黏菌素 多黏菌素B 碳青霉烯类 药敏试验方法学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35
页数 11页 分类号 R9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718/j.1009-7708.2020.05.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黏菌素
多黏菌素B
碳青霉烯类
药敏试验方法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双月刊
1009-7708
31-1965/R
大16开
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
4-686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0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55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