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等特点有望在规模储能领域应用.在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基于转化反应储钠,理论容量高,应用前景好.但传统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存在体积膨胀大、循环寿命短、电压滞后、倍率性能差、首次库仑效率低等缺点.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通常将活性物质设计成具有三维结构的自支撑阵列电极.三维阵列电极具有开放空间大、比表面积合适、导电性良好、活性物质与集流体接触紧密等优势,可以显著改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储钠性能.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纳阵列在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推荐文章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
聚阴离子化合物
过渡金属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
碳包裹
钠离子电池锡基金属氧化物研究进展
钠离子电池
锡基氧化物
纳米结构
钠离子电池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中阴离子氧的氧化还原反应活性调控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
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晶格氧活性调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纳阵列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阵列结构 钠离子电池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钠离子电池技术专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3-1395
页数 13页 分类号 TM912
字数 77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99/j.cnki.2095-4239.2020.02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有根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59 1029 16.0 22.0
2 王海燕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9 191 7.0 13.0
3 周思宇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4 唐正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5 范景瑞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6 孙旦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5)
  • 参考文献(1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过渡金属氧化物
阵列结构
钠离子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