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硅片表面纳米级污染颗粒的检测与去除是集成电路制造(Integrated Circuit,IC)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对纳秒级脉冲激光作用至硅片表面后纳米颗粒的动力学过程及颗粒成分在线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搭建了双脉冲激光测量实验系统,并通过实验对300 nm Cu颗粒进行了双脉冲激光实验观测,通过分析表征颗粒运动轨迹的击穿光谱特征,从实验上观测到了清洗激光作用后颗粒沿垂直硅片表面向上的运动轨迹.在综合考虑空气碰撞阻力、颗粒重力的影响下,建立了激光清洗后颗粒的运动模型,并与实验相结合求解了运动模型参数,计算获得了清洗激光作用后颗粒的初始速度和激光作用时间内颗粒的平均加速度.本文为激光诱导晶圆表面纳米颗粒去吸附以及激光至纳米颗粒动力学过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模型方法,也为集成电路污染源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推荐文章
表面修饰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摩擦性能
表面修饰
纳米颗粒
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一种由表面改性纳米颗粒制备的新型纳米流体
纳米流体
纳米颗粒
表面改性
强化换热
二氧化硅
CdS纳米颗粒的合成、表面修饰及光学特性研究
CdS
SiO2
纳米颗粒
核/壳结构
固相合成
纳米锑颗粒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
纳米锑颗粒
制备
分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片表面纳米颗粒剥离及其成分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纳米颗粒运动模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激光清洗机理 成分检测
年,卷(期) 2020,(16) 所属期刊栏目 气体、等离子体和放电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8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35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9.202005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维虎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中心 69 454 12.0 18.0
2 陈晓梅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中心 3 0 0.0 0.0
3 刘立拓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中心 11 12 2.0 3.0
4 石俊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中心 8 12 1.0 3.0
5 黎尧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中心 5 10 1.0 3.0
6 余晓娅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颗粒运动模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激光清洗机理
成分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