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调研儿科重症监护室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探讨防控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2月1日至2018年12月25日在本院儿科住院的1 265例患儿,统计院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科住院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控儿科住院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对策.结果 1265例患儿中有50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3.95%,其中有8例患儿出现2个部位同时感染.院内感染的高发部位为呼吸道感染,占48.28%(28/58);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占41.38%(24/58).院内感染患儿的微生物送检率为81.03%(47/58),共检出病原菌59株,其中12份标本同时检出2种病原菌.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和病毒为主,分别占38.98%(23/59)和33.90%(20/59);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18.64 %(11/59)和6.78 %(4/59).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血液系统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感染呼吸系统,轮状病毒主要感染胃肠道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营养状况、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时间、激素使用情况及有侵袭性操作是影响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为主,应减少或避免侵入性操作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推荐文章
重症监护室肠杆菌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肠杆菌
感染
侵入性操作
预防
呼吸重症监护室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探讨
呼吸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原因
护理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科重症监护室发生院内感染调查和预防控制对策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工程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儿科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7-35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8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8)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8(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科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工程学
双月刊
1671-4199
22-1333/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
12-12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1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