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分是维持植物生长、决定种群分布的关键因子,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来源是揭示水文过程与植被演替作用机制的基础,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系统,鄱阳湖水文情势的显著改变已直接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分补给来源.本文通过测定降水、土壤水、地下水、湖水和植物茎水中δ18 O、δD同位素组成,识别鄱阳湖湿地典型中生植被——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群落的土壤水分补给来源,并应用直接对比法和IsoSource多源混合模型估算优势种茵陈蒿的主要吸水区间及水源利用比例.结果发现:(1)与降水同位素相比,湖水和湿地土壤水同位素较为富集,地下水同位素较少发生分馏;(2)湿地地下水主要受历史长期降水和湖水共同补给,土壤水在雨季4-6月和秋季9-10月主要受降水补给,夏季7-8月深层土壤水受湖水侧向入渗和地下水的共同补给,并在蒸发作用下水分向浅层土壤传输;(3)茵陈蒿主要利用0~80 cm深度的土壤水,且能够在不同土层水源间灵活转换.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4-5月),主要利用0~40 cm浅层土壤水,利用率约49%~68%;当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时(6-8月),主要利用40~80 cm深层土壤水,利用率高达74%~95%;当植物进入生长后期(9-10月),主要利用0~15 cm表层土壤水,利用率介于41%~70%.总体发现,湖水是鄱阳湖湿地中生植物群落土壤水分的重要补给来源,优势种茵陈蒿能够响应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改变吸水深度,具有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湿地植被生态系统演变和科学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推荐文章
鄱阳湖湿地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鄱阳湖
土壤水
稳定同位素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比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以鄱阳湖湿地为例
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碳同位素比
δ13C
鄱阳湖湿地
滇中岩溶高原滇青冈原生林植物水分利用来源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生态水文学
氧同位素
植物水分来源
滇青冈原生林
IsoSource模型
滇中岩溶高原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植物水分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碳同位素
稳定氢同位素
稳定氧同位素
植物水分来源
水分利用效率
蒸发蒸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鄱阳湖湿地典型中生植物水分利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来源期刊 湖泊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土壤水 地下水 湖水 水分利用来源 茵陈蒿 鄱阳湖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9-176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8307/2020.06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0)
共引文献  (259)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7(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1(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3(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稳定同位素
土壤水
地下水
湖水
水分利用来源
茵陈蒿
鄱阳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泊科学
双月刊
1003-5427
32-1331/P
小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28-201
191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