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转阴后复阳的发生率及可能因素.方法:多次采集2020年2月2日至2020年3月10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40例确诊的普通型COVID-19患者咽拭子,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在首次RT-PCR检测结果呈阴性后,第2次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12例(30%),连续2次RT-PCR检测为阴性第3次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为13例(32.5%),连续3次RT-PCR检测阴性第4次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为3例(7.5%),连续4次RT-PCR检测为阴性第5次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为0例.结论:作为COVID-19患者确诊及出院的重要指标,咽拭子核酸检测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
推荐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肛拭子中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评价
肺炎,病毒性
冠状病毒属
恢复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肛拭子
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后咽拭子与诱导痰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的比较
新型冠状病毒
诱导痰标本
咽拭子标本
病毒核酸检测
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临床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咽拭子
核酸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复阳情况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咽拭子 核酸 RT-PCR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新冠肺炎防控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6-3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63.1
字数 20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5/j.issn.1008-6358.2020.202005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缪长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61 480 10.0 20.0
2 罗建飞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胃肠外科 34 154 7.0 11.0
3 仓静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74 231 10.0 13.0
4 梁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6 17 2.0 4.0
5 费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4 0 0.0 0.0
6 凌晓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5 6 1.0 2.0
7 葛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6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2)
共引文献  (7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20(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0(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咽拭子
核酸
RT-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