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大脑皮层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TBI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Ⅰ组、电针Ⅱ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打击法制备TBI模型.电针Ⅰ组于造模后第7天开始电针"内关""足三里"联合针刺"水沟""百会",1次/d,连续7d;电针Ⅱ组取穴及治疗方法同电针Ⅰ组,于造模后24h开始干预,1次/d,连续14 d;假手术组只钻开颅骨,不造模也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结束后,取各组大鼠损伤区脑组织皮层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法观察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区脑组织皮层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p-mTOR)、Ulk1、磷酸化U lk1(p-U lk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损伤区皮层可见大量组织坏死,神经纤维排列散乱,细胞空泡样改变,核破碎、固缩,有增生的瘢痕组织;尼氏小体明显减少;创伤区皮层p-AMPK/AMPK上调(P<0.01),p-mTOR/mTOR、p-Ulk1/Ulk1均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电针组大鼠大脑皮层损伤区病理改变减轻;尼氏小体数量增加;损伤区皮层p-AMPK/AMPK下调(P<0.01),p-mTOR/mTOR、p-Ulk1/Ulk1均上调(P<0.01).与电针Ⅰ组比较,电针Ⅱ组损伤区皮层病理改善情况更明显;p-AMPK/AMPK下调(P<0.05),p-mTOR/mTOR、p-Ulk1/Ulk1均上调(P<0.05).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调节AMPK、mTOR、Ulk1自噬相关蛋白的活化状态来抑制创伤区皮层神经元自噬的过度活化,进而对TBI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且电针早期干预效果更佳.
推荐文章
辛伐他汀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清及海马NSE表达的影响
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辛伐他汀
大鼠,Sprague-Dawley
脑复合剂对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脑内NO、nNOS活性及表达的影响
创伤性脑损伤
一氧化氮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创伤性脑损伤相关神经炎症的研究进展
脑损伤,创伤性
神经炎症
继发性脑损伤
细胞调控机制
分子调控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针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损伤区皮层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针刺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电针 自噬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Ulk1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机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4-528,5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45.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2/j.1000-0607.1908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8)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伤性颅脑损伤
电针
自噬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Ulk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刺研究
月刊
1000-0607
11-227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17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