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土高原地区水源涵养林建设对生态环境及水文循环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关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缺少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为了给黄土高原地区水源涵养林建设提供技术参考,从林冠层的截留能力、枯枝落叶层的截持能力和林地土壤的持水能力3个方面,对黄土高原地区水源涵养林截留和拦蓄降雨研究的有关文献及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是降雨在数量和空间上的第一次分配,本质是植被叶面吸附降水,截留量和截留率受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等气象因子和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等林分特征的影响,林冠层截留量占降水量的5%~10%,截留的水量从叶面蒸发,无法被植物利用;林地枯落物层对降雨的截留是对到达地面的降雨进行第二次分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枯落物累积量和微生物对枯落物的分解情况,保护好枯枝落叶层对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和水分循环等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林地土壤层能够贮存70%~80%的降水量,可有效涵养水源,是对降水的第三次分配,影响林地土壤持水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孔隙度和黏粒含量,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能力差异明显,混交林能有效截留降水并提高林地土壤的入渗率和入渗量.目前,对黄土高原水源涵养林拦蓄降雨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土壤水分的量化指标还不够全面,这是需要深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如何保持水源涵养林土壤水分的动态平衡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林草地覆盖土壤水量平衡研究进展
土壤水量平衡
林草地覆盖
研究进展
黄土高原
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水源涵养林
水文生态效应
径流泥沙
水质
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水源涵养林
水文生态效应
水质
汉中水源涵养林建设探讨
汉江
水源涵养林
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水源涵养林截蓄降雨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林冠层 枯枝落叶层 土壤水分 降雨 截留 黄土高原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水土保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27.21|P332.1|TV213
字数 48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20.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维江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71 424 12.0 17.0
2 谭军利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9 200 7.0 13.0
8 王西娜 宁夏大学农学院 27 117 6.0 9.0
12 郑飞龙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 0 0.0 0.0
13 魏童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6 22 3.0 4.0
14 马中昇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5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9)
共引文献  (410)
参考文献  (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2(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3(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源涵养林
林冠层
枯枝落叶层
土壤水分
降雨
截留
黄土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