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震后边坡作为震后常见的工程修复类型,对坡面土壤结构和植被扰动极大.本文以九寨沟工程修复震后边坡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土石袋阶梯、秸秆覆盖、补植乔木、草本模式的4个样地,结合网格取样和室内分析,运用地统计学对其水文效应和土壤团聚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个样地的土壤颗粒组成均以0.001~0.050 mm粒径为主,不同修复模式不同土层颗粒之间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0.05~0.25 mm及0.01~0.05 mm.(2)土壤容重、毛管空隙度、总孔隙度平均值样地1最高,土壤持水量,土壤贮水量、合理灌溉定额平均值样地1最高.(3)4个样地中2—5 mm团聚体含量最高,达38.95%~54.68%;>5 mm团聚体含量最低,2.07%~5.52%.(4)干筛处理下,4样地的MWD值、GMD值皆为样地1表现最优.4个样地干筛法测得的MWD值均比湿筛法MWD值高.综上,工程修复震后边坡土壤差异对水文效应的作用显著,主要集中孔隙特征方面,并且震后边坡表层黏粒土壤大量流失后,表层土壤沙砾化,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结果可为震后边坡修复不同工程措施背景下恢复土壤结构和减少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长武塬边坡不同植被下土壤团聚体及入渗特征
长武塬边坡
植被类型
土壤团聚体
土壤入渗率
不同垦植模式茶园土壤性状及团聚体特征研究
茶园土壤
垦植模式
土壤团聚体
结构破坏率
不同年限铁路边坡人工土壤团聚体中碳氮磷分布特征
铁路边坡
人工土壤
恢复年限
碳氮磷
土壤团聚体
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低山丘陵区
植被恢复
林草复合模式
土壤水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修复模式边坡土壤水文效应及团聚体特征
来源期刊 四川林业科技 学科
关键词 不同修复模式 水文效应 孔隙度 持水量 土壤团聚体 土壤颗粒组成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九寨沟地震灾后林草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172/202009070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1)
共引文献  (582)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同修复模式
水文效应
孔隙度
持水量
土壤团聚体
土壤颗粒组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林业科技
双月刊
1003-5508
51-1217/S
大16开
成都星辉西路18号
33512-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2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