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对黄土灾害起控制作用,在自然边坡、工程边坡中,水的过量入渗均会对其稳定性造成影响,而优势通道在黄土水入渗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物探手段探测研究区裂隙发育特征,通过自主设计单环渗透仪测量水在隐伏裂隙区的入渗量并结合高密度电法实时监测入渗过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优势流和基质流共同作用下不同灌溉强度下水的入渗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黄土中易被忽视的隐伏裂隙可为渗流提供优势通道.②揭示了高强度灌溉条件下黄土中优势通道中水的渗流过程:水优先入渗至优势通道内,同时在顶部渗流边界进行基质流入渗,水也会沿着优势通道向四周进行基质流扩散,该类基质流扩散以非饱和入渗的形式进行.③数值模拟中基质流和优势流耦合作用下不同灌溉强度下的渗流特征:高灌溉强度短历时条件下,优势流起主导作用,灌溉水可快速入渗至底部导致地下水位抬升,顶部基质流渗流为非饱和入渗;低灌溉强度长历时条件下,基质流起主导作用,基质流以饱和状态入渗,在地表形成一层饱和层,而优势流以非饱和状态入渗.
推荐文章
黄土中渗流水的运动特征研究
渗透扩散
结构参数
地下水
黄土
优势渗流通道中的高速非达西渗流动态特征分析
高速非达西渗流
达西线性渗流
压力
产能
优势渗流通道
黄土中渗流水潜蚀特征研究
潜蚀
接触模式
渗流水
黄土
优势渗流通道综合研究
注水开发
优势渗流通道
示踪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中优势通道渗流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隐伏裂隙 优势通道 渗流过程 双渗透模型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1-95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U4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79/CJGE2020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强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315 6378 40.0 68.0
2 赵宽耀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2 39 4.0 6.0
3 张先林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5)
共引文献  (312)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4(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7(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伏裂隙
优势通道
渗流过程
双渗透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1000-4548
32-1124/TU
大16开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28-6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7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9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