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经椎间孔镜术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并探讨该术式的有效性、 安全性,以期找到更优的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及显微镜下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患者,总随访251例,其中椎间孔组229例,显微镜组22例.采集数据包括病例数、 性别、 年龄、 手术时间、 出血量及切口感染情况,术前、 术后的JOA评分、VAS评分、ODI功能指数、 改良MacNab标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椎间孔组手术采用局麻下进行,显微镜组采用全麻下进行,其中椎间孔镜组有2例患者因术中腰部剧痛不能配合完成,余患者手术完成顺利.椎间孔镜组平均病程5个月,手术时间(96±10)min,术中出血量(25.8±10.6)mL,术前JOA评分、VAS评分、ODI功能指数依次为14.23±3.08、6.08±1.64、30.18±7.92,术后JOA评分、VAS评分、ODI功能指数分别是22.65±1.58、1.77±0.5、19.67±3.89,改良MacNab标准为优150例,良42例,可26例,差9例,总优良率84.6%.显微镜组平均病程8个月,手术时间(45±10)min,术中出血量(62±10.6)mL,术前JOA评分、VAS评分、ODI功能指数依次为15.13±2.06、6.85±1.27、29.42±7.47,术后JOA评分、VAS评分、ODI功能指数分别是23.25±1.31、1.98±0.53、20.12±4.03.椎间孔镜组改良MacNab标准为优150例,良42例,可26例,差9例,总优良率84.6%;显微镜组改良MacNab标准为优17例,良2例,可3例,差0例,总优良率86.4%;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与术前JOA评分、VAS评分、ODI功能指数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9例椎间孔镜术后患者因效果差择期行显微镜下开窗手术治疗.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及显微镜下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均可靠,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放射痛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轻功能障碍,但椎间孔镜组更具有微创、 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快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