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己二胺为外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预聚物为内芯,聚脲为内外囊壁,制备了聚脲基双壁微胶囊.应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测试分析了微胶囊的形成过程、表面形貌和粒径分布,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与热重分析仪(TGA)对微胶囊的微观结构与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将微胶囊掺入环氧树脂中制备了自修复涂层,并借助力学试验机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研究了涂层的抗拉性能及其断裂区域变形行为.结果表明:聚脲基微胶囊的双壁结构已形成,并将内外芯材成功包封,微胶囊呈球形分布,乳液和干燥状态下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8μm和0.7μm,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内外芯质量分数分别为7%和29%.含3%微胶囊的自修复涂层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效果.
推荐文章
醇酸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环氧涂层自修复性能
环氧树脂
微胶囊
醇酸树脂
修复
聚合物
复合材料
MF包封DCPD自修复微胶囊的合成
自修复材料
微胶囊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原位聚合
硅烷改性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
环氧树脂
硅烷偶联剂
微胶囊
自修复涂层
力学性能
电化学性能
自修复型微胶囊内部微裂纹损伤特性的仿真分析
微胶囊
抗裂性
裂纹扩展
弹性模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脲基双壁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及其拉伸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涂料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壁结构 微胶囊 聚脲 自修复涂层 数字散斑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探索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63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0/j.issn.0253-4312.2020.1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1)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壁结构
微胶囊
聚脲
自修复涂层
数字散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涂料工业
月刊
0253-4312
32-1154/TQ
大16开
江苏省常州市龙江中路22号
28-108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16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34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