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Ⅲ型轨枕挡肩部位损伤形态,分析其产生原因,得出钢丝张拉应力、应力损失、位移应力、钢模变形阻力、摩擦应力、下饶挤压应力和混凝土强度,是影响轨枕挡肩部位损伤的主要因素,且损伤的产生为多种因素交互作用.通过采用优选脱模剂、成孔棒和钢模,控制钢丝长度、放张速率、脱模强度,改变轨枕端头断丝顺序等措施,逐一试验,以确定措施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多因素同时控制,可有效降低轨枕挡肩部位损伤.其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并且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以上时脱模,放张速率小于20kN/s,同时,改变轨枕端部断丝顺序,由轨枕底面至承轨面,竖向依次跳动断丝,但预留靠近轨枕面中间两根钢丝,待钢模反转后,由外及内跳动断丝,效果较好.
推荐文章
预应力轨枕疲劳试验研究
预应力枕轨
钢纤维
疲劳特性
试验
预应力损伤混凝土介质中波的传播
混凝土
预应力
损伤
波传播
预应力混凝土工型梁施工期间力学性能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
工型梁
施工
力学分析
薄壁预应力混凝土劈裂的处理及控制
薄壁
预应力
混凝土
劈裂
处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Ⅲ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挡肩部位损伤分析及改进措施
来源期刊 混凝土世界 学科
关键词 损伤 磕肩 隐形裂纹 开裂 应力集中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5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损伤
磕肩
隐形裂纹
开裂
应力集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混凝土世界
月刊
1674-7011
11-5862/TU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南配楼414室
2-64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6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