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完全基于地质背景 条件,忽略了坡体的活动状态对危险性的影响,无法反映危险性的时变特征.针对上述不足,借鉴系统可靠度思想,提出了岸坡破坏概率案例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融合监测数据下岸坡破坏概率算法,建立了同时考虑岸坡地质背景 与活动状态的动态危险性评价概率模型,成果在三峡库区巫峡段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 表明:本模型能够客观反映不同时段内岸坡危险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岸坡性能退化过程,可为岸坡危险性提供更为精细、 客观、 定量的评价结果,从而为水库岸坡动态风险管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推荐文章
考虑活动性状态的大型滑坡危险性评价
滑坡
危险性评价
斜坡活动性状态
评价因子
GIS
西山村滑坡
向家河大桥库岸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的可拓学评价
可拓方法
地质灾害
评价指标
危险性分区
基于GIS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活动状态与破坏概率的岸坡动态危险性评价
来源期刊 灾害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活动状态 破坏概率 动态危险性 切线角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思路与争鸣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1
页数 6页 分类号 X43|X915.5|P694|U6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11X.2020.04.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39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动状态
破坏概率
动态危险性
切线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灾害学
季刊
1000-811X
61-1097/P
大16开
西安市边家村水文巷4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5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