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以下简称“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学界对基因编辑技术法律规制问题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相关民法规范体系滞后于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事件中被侵权人的民事权益,明确被侵权人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现行卫生立法并未明确界定“医疗行为”等原因,目前学界对事件中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存在争议,这首先反映在对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这一行为的法律性质认识模糊.由此将导致司法实践中法院适用法律依据错误,影响侵权损害的认定和评价,使被侵权人不能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以人类胚胎基因编辑为切入点,对事件中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深入辨析.从行为目的角度来看,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属于临床试验,而不属于医疗行为;同时,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对于基因编辑婴儿是非治疗性临床试验,对于受试者又是治疗性临床试验.事件中侵权人实施的整体行为是由辅助生殖的医疗行为和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临床试验构成,因此事件中的侵权行为包含非法行医和临床试验两种侵权行为.由于事件中的侵权人构成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被侵权人可以根据《合同法》或《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择一主张损害赔偿.
推荐文章
护理侵权行为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护理侵权行为
法律
归责原则
责任
数字出版盗版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策略
数字出版
盗版侵权行为
法律规制
策略
一般涉外民事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发展趋势
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地法
法院地法
最密切联系地法
增强法律意识,防止新闻侵权行为
新闻侵权
法律
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法制 学科
关键词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侵权行为 法律性质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 临床试验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2,79
页数 6页 分类号 D90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752/j.cnki.1004-6607.2020.06.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8(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9(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2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侵权行为
法律性质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
临床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法制
双月刊
1004-6607
11-3044/D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绦南巷2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0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8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