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区域测震台网的地震波形及震相数据基于CAP方法反演北纬26°~42°,东经90°~110°内的270个MS>3.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结合GCMT目录和一些前人研究结果中该区域的共759个震源机制解数据,运用SATSI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域的应力场.将研究区域按1° ×1°网格化后得到了154个局部应力场分布结果,从结果上看,整个青藏高原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大致表现为顺时针且向右的旋转方式.该结果反映了青藏高原块体向NE和NNE挤压的过程中,分别在其北部和东部受到鄂尔多斯和阿拉善两个坚硬块体的阻挡,造成青藏块体增厚,块体之间物质的侧向流动.对研究区域应力型因子R值的研究显示青海祁连、甘东南区域、四川龙门山断裂带等沿青藏高原块体与阿拉善块体以及鄂尔多斯块体交界处相对应力值偏大,与近年来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成正比.本文研究结果对比其他应力场研究结果、GPS研究结果、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为青藏高原地区的孕震机理、活动构造以及地震趋势判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区域应力场与构造运动特征
青藏高原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构造运动
地震断层类型
青藏高原构造变形与热应力场
青藏高原
构造变形
热应力
地应力场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应力场重构
青藏高原东南缘
古应力场
有限元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
地震地热说
地震柱
地震构造模式
地震预测
青藏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地震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青藏高原 滑动角 CAP震源机制解法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地震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5-1076,1084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315.3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20.05.106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欣欣 1 0 0.0 0.0
2 李少华 1 0 0.0 0.0
3 邹小波 1 0 0.0 0.0
4 刘旭宙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8)
共引文献  (206)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青藏高原
滑动角
CAP震源机制解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0-0844
62-1208/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
54-2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3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