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风多伴腑实证,通腑法是治疗中风的基本法则.又因本病证候兼夹多变,病机复杂,临床多采用复法论治,通过复合立法、组方配伍,使各种药物相互为用,形成新的功用,以增强疗效.临证应审证求机,辨证论治,采用不同的复合治法:痰热腑实证,治以化痰通腑;瘀热阻窍证,治以凉血通瘀;瘀血腑实证,治以活血通腑;水结腑实证,治以利水通腑;阴虚腑实证,治以滋阴通腑.
推荐文章
化痰通腑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病人ACTH、CORT的影响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
化痰通腑法
痰热腑实证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
通腑法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
通腑法
大承气汤
重症医学科
脑卒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肠梗阻
危重患者
通腑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中风/中医药疗法
泻下剂/治疗应用
通腑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探讨
中风△/中医药疗法
小承气汤/治疗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腑复法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通腑 中风 复法 化痰通腑 凉血通瘀 活血通腑 利水通腑 滋阴通腑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7-10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95/j.cnki.0257-358x.2020.10.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建香 17 104 6.0 10.0
2 赵杨 49 460 12.0 20.0
3 王雨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5)
共引文献  (11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通腑
中风
复法
化痰通腑
凉血通瘀
活血通腑
利水通腑
滋阴通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杂志
月刊
0257-358X
37-1164/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9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