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预测通过数据挖掘获取的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新处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挖掘新处方组成药物的入血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出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新处方药物干预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相关作用网络并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新处方药物的79种有效成分可能通过介导121条通路作用于101个核心靶点干预血栓性浅静脉炎.结论:新处方药物可能通过调控PTGS1、NCOA1、NCOA2等靶点,介导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p53、TNF-α等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炎性反应、保护内皮细胞等药理作用,干预血栓性浅静脉炎.
推荐文章
血栓性浅静脉炎154例分析
血栓性浅静脉炎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血栓性浅静脉炎辩证分型及中医治疗概况
血栓性浅静脉炎
辩证分型
中医治疗
血栓性浅静脉炎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与治疗
血栓性浅静脉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病因素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并发肺栓塞
血栓性静脉炎/并发症
肺栓塞/病因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栓性浅静脉炎新处方的成分-靶点网络药理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栓性浅静脉炎 成分 靶点 网络药理学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62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R654.4
字数 45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948.2020.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庆 济南市中医医院外科 23 52 5.0 6.0
2 庞雪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肛肠科 5 2 1.0 1.0
3 王玉涛 济南市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病科 11 5 1.0 2.0
4 宋奎全 济南市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病科 11 20 3.0 4.0
5 张幼雯 济南市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病科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栓性浅静脉炎
成分
靶点
网络药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7-6948
12-1249/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三纬路122号
6-3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9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