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绝热加速量热(ARC)分析13530215型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的温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的热稳定性.用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负极表面形貌和组成以及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的厚度,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研究电解液有机溶剂的组成.与新电池相比,循环500次后的电池充电温升增加41%,放电温升增加86%,安全性变差.在电池使用过程中,负极起皱区域附近表面会出现脱料、析锂现象,析锂又会导致负极表面类SEI产物增多和电解液变质,使负极和电解液的热稳定性下降,增加电池的安全隐患.
推荐文章
压缩载荷作用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锂离子电池
准静态压缩
机械完整性
热失控
荷电状态
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因素
锂离子电池
安全性
材料
制造工艺
使用条件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测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锂离子电池
外短路
针刺
过充电
安全性能
负极陶瓷涂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
陶瓷涂层
荷电保持
安全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极卷起皱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电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极卷起皱 锂离子电池 安全性能 热稳定性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8-5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535/j.1001-1579.2020.06.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极卷起皱
锂离子电池
安全性能
热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池
双月刊
1001-1579
43-1129/TM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3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