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噎膈的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1)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514首治疗噎膈的方剂进行系统集成的数据挖掘,通过统计单味药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药对的关联规则、聚类情况,总结治疗噎膈的临床用药规律.结果 514首噎膈方中,涉及中药450味,单味药频次排名前5的分别为陈皮、木香、肉桂、人参、槟榔;药性以温性最多(52.18%),药味以辛最多(38.40%),其次为苦(30.27%);归经以脾经最多(24.08%),其次为胃经(18.03%),功效以燥湿化痰最多;高频药物组合排名前5的分别为"肉桂-陈皮""肉桂-木香""木香-陈皮""槟榔-木香""白术-陈皮".药物聚类共4类:第一类:陈皮、甘草、炙甘草;第二类:木香、槟榔、丁香、豆蔻、青皮;第三类:生姜、肉桂、诃子、白术、厚朴、人参、茯苓、赤茯苓;第四类:半夏、沉香、当归、砂仁、香附、吴茱萸、炮姜、附子、枳壳、大黄、桔梗、神曲、三棱、莪术.结论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噎膈方剂的组方以温阳行气、健脾化痰药居多,根据药物聚类共有4类,其中陈皮、甘草为治疗噎膈的核心药物,药性当以温性药为主,药味以辛、苦为主,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
推荐文章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痰饮方剂的用药规律
《中医方剂大辞典》
痰饮
方剂
用药规律
《中医方剂大辞典》含小陷胸汤类方组方特点与配伍规律分析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中医方剂大辞典
小陷胸汤
类方
配伍规律
黄连
半夏
瓜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噎膈的用药规律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噎膈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信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6.32
字数 32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959.2020.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俊林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19 78 5.0 8.0
2 张春铭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26 49 4.0 6.0
3 陶源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16 21 2.0 4.0
4 张娇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6 13 1.0 3.0
5 张琦圣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噎膈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