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3%-5%.随着对该驱动基因的深入研究,以Crizotinib为代表的ALK抑制剂逐渐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然而,不同患者对ALK靶向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且多数ALK靶向治疗患者最终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导致肿瘤进展.利用预后标志物监测患者疗效及时改变治疗方案,以及根据耐药机制选择个体化的后续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将对ALK抑制剂的耐药机制以及相关的预后标志物展开综述,探讨ALK靶向治疗疗效预测以及耐药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