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古代的“原心定罪”思想将犯罪的本质聚焦在行为人内心的主观动机、目的等意图方面,从而以其主观的善与恶及其程度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与此同时,“原心定罪”并非无视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及其危害结果,而是以客观行为事实为犯罪与否及其刑罚轻重的出发点与依据,注重主观与客观的结合,这使其与当代刑法的基本理念相暗合,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与进步意义,它直接推动了儒家思想对于法律的渗透与影响,将天理、人情与法理进行了有机地结合,实现了道德与法律的和谐统一,提高了判决裁断的社会接受度,从根本上满足了中华民族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长期需求,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于中国国家威望的树立与民族软文化的建设都起到了卓越的作用,“原心定罪”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行为无价值理念的要求,而相较之下结果无价值刑法则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问题.在复兴传统文化的今天,应当充分借鉴古代刑法“原心定罪”思想中可为今用的地方.
推荐文章
试论公共性生态产品的“价值”——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视角
公共性生态产品
劳动产品
商品
价值
劳动价值论
广义效用价值论的逻辑解读——以GDP为视角解读价值创造的源泉
效用价值
主观效用
多一点定律
边际效用
价值源泉
论经济学价值论的三个基本问题——兼论价值论研究的必要性
价值本质
价值源泉
价值尺度
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
财富论
浅论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劳动价值论
价值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代刑法“原心定罪”思想之提倡——以结果无价值论的问题为视角
来源期刊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原心定罪 结果无价值 行为无价值 主观 行为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刑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0
页数 6页 分类号 D9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政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5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心定罪
结果无价值
行为无价值
主观
行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8-7966
23-1457/D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25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5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8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