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劳力性热射病患者发病初期体内炎症介质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北京潞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劳力性热射病患者,按照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体内炎症介质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热射病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有差异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在预测热射病患者临床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共有63例热射病患者入住EICU,排除转院1例,放弃治疗1例,非劳力性热射病2例,59例患者纳入到本研究,存活组41例,死亡组18例,两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血小板(PLT)、谷草转氨酶(A ST)和血乳酸(La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8、P=0.004和P=0.024).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入院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降钙素原(PCT)明显升高(P=0.038、P=0.008).两组血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PCT(P=0.037)与血Lac(P=0.006)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1.074与1.358.入院PCT评估劳力性热射病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 CI0.575~0.862),最佳诊断阈值为2.75 ng/mL,敏感度77.8%,特异度68.3%;Lac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95%CI0.589 ~0.895),最佳诊断阈值为4.55 mmol/L,敏感度55.6%,特异度92.7%.结论 PCT与Lac可能是预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临床预后的敏感指标.
推荐文章
APACHEⅡ评分对劳力性热射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劳力性热射病
APACHEⅡ评分
预后
劳力性热射病11例临床分析
劳力性热射病
临床分析
劳力性热射病16例临床分析
劳力性热射病
临床特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劳力性热射病患者体内炎症介质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急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劳力性热射病 降钙素原 乳酸 预测价值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9-7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2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949.2020.08.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劳力性热射病
降钙素原
乳酸
预测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急救医学
月刊
1002-1949
23-1201/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银行街74号
14-7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0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2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