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含氯挥发性有机物(CVOC)氯乙烯(VC)出现在工业生产聚氯乙烯(PVC)的尾气中,其具有高毒性和环境稳定性,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环境污染和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有效的去除CVOC至关重要.在众多处理技术,催化氧化法具有反应温度低、能耗少、避免二次污染等优点,因而备受关注.用于CVOC催化氧化的催化剂包含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后者因为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抗氯中毒能力而广受研究.CVOC氧化催化剂通常需要具备酸性位和氧化还原位,酸性位用来吸附活化CVOC分子,而氧化还原位对应深度氧化能力.过渡金属氧化物CeO2具有良好的储氧能力和氧化还原性而被作为催化材料应用于CVOC的催化氧化,但深度氧化能力不佳.研究发现,复合Cu氧化物可以提高CeO2的氧化还原性,继而提升催化剂对CVOC的氧化能力,但酸性不足仍然限制了氯乙烯低温完全氧化的能力.为此,可以尝试在Ce-Cu复合氧化物中引入氧化钨来提高催化剂的酸性,但往往削弱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且酸性位大多分布在催化剂体相中,无法充分发挥其对VC分子的吸附活化.基于此,本文利用钨酸铵随水热时间延长而逐渐溶解并扩散W离子的这一特性,通过一步水热法设计合成了表面富集W物种和高分散精细Cu物种的Ce-Cu-W-O微球,其相对于Ce-Cu-O催化剂具有同时更好的酸性和氧化还原性,从而表现出对VC优异的深度氧化能力和热稳定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我们解析了Ce-Cu-W-O微球上不同元素组分在水热过程中的生长阶段和物相状态.NH3程序升温脱附分析验证了W物种的添加将提高Ce-Cu氧化物的酸性.H2程序升温还原分析表明,共沉淀方式引入W会降低Ce-Cu氧化物的氧化还原性,而水热一步法制备Ce-Cu-W-O微球的氧化还原性却得到了改善,归因细小晶粒尺寸CuO物种的生成.此外,拉曼光谱和XPS分析表明,HW-CeCuW催化剂具有更多的氧空位,有利于活性氧物种的迁移.因此,Ce-Cu-W-O微球表现出优异的低温氧化活性(250 oC时的反应速率为2.01×10–7 mol/(gcat·s))和较高的HCl选择性.同时,Ce-Cu-W-O微球经三次循环测试后性能仅略微下降,且在300 oC下进行72 h的耐久性实验中保持稳定的VC转化率和矿化率,表明其良好的热稳定性.本合成策略可以为高效的CVOC催化氧化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一些新思路.
推荐文章
微通道反应器中Cu-Ce-Zr-O催化剂催化氧化去除富氢气体中CO的研究
富氢气体
微通道反应器
-氧化碳选择性氧化
催化剂
Cu-Zr-Ce-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CO选择性氧化性能
Cu-Zr-Ce-O复合氧化物
CO选择性氧化
预处理
ZrO2
Cu掺杂对Ce-Zr-O2固溶体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Ce0.45Zr0.45Cu0.1O2
Ce-Zr-O2
固溶体
催化燃烧
甲苯
乙烷氧氯化合成氯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乙烷
氧氯化反应:氯乙烯
乙烷氧氯化反应催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于氯乙烯废气高效催化氧化的Ce-Cu-W-O微球的新颖合成
来源期刊 催化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氯乙烯催化氧化 Ce-Cu-W-O微球 钨酸铵溶解性 丰富表面WO3 精细CuO纳米颗粒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4-187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016/S1872-2067(20)6365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庆华 177 1089 16.0 26.0
2 钱庆荣 95 609 14.0 22.0
3 薛珲 7 1 1.0 1.0
4 罗永晋 5 4 2.0 2.0
5 冯晓珊 1 0 0.0 0.0
6 郑颖滨 1 0 0.0 0.0
7 林代峰 1 0 0.0 0.0
8 吴恩惠 1 0 0.0 0.0
9 游钰锋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氯乙烯催化氧化
Ce-Cu-W-O微球
钨酸铵溶解性
丰富表面WO3
精细CuO纳米颗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催化学报
月刊
0253-9837
21-1195/O6
大16开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大连110信箱)
8-9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0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