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成年斑马鱼放射脑损伤模型并研究其放射损伤改变.方法 3~6个月龄的80只成年斑马鱼随机平均分到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动物给予头部照射,照射剂量为20 Gy.在脑组织中,利用Tunel染色检测凋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放射导致斑马鱼脑组织凋亡细胞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组凋亡相关基因P53、P21、BBC3和炎症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环氧化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2(INOS-2)的表达水平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72 h,P53的蛋白水平表达也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成年斑马鱼放射性脑损伤模型是可行的.
推荐文章
放射性脑损伤的MRI诊断
放射性损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放射性脑损伤的MRI研究进展
放射性损伤
磁共振成像
USPIO
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放射性损伤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磁共振成像
核医学
放射性脑损伤实验兔模型的建立
动物模型
放射性脑损伤
适形放射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成年斑马鱼放射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放射性脑损伤 斑马鱼 凋亡 相关基因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9-10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5-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先明 暨南大学医学部第二临床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 48 248 9.0 13.0
2 杨东 暨南大学医学部第二临床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 20 52 4.0 5.0
3 龚龙 暨南大学医学部第二临床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 5 39 3.0 5.0
4 廖桂祥 暨南大学医学部第二临床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 2 1 1.0 1.0
5 杨红丽 暨南大学医学部第二临床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放射性脑损伤
斑马鱼
凋亡
相关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