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躯干控制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功能、平衡、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并与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受试者和评估者盲,治疗师非盲.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n=15)每次接受30 min高强度躯干控制训练加15 min低强度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共45 min,每天1次,5 d);对照组(n=15)每次只接受45 min低强度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每天1次,5 d.躯干功能是主要结局指标,采用躯干损伤量表(trunk impairment scale,TIS)评估,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平衡、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采用Brunel平衡量表(brunel balance assessment,BBA)、改良的Rivermead移动指数(modified rivermead mobility index,MRMI)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在干预前、后对受试者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30例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2.93±13.51)岁,男性21例,女性9例.治疗前两组基线可比.最终27例完成规定的康复训练,试验组有2例中途退出,对照组有1例中途退出,评估者在这3例受试者接受第4次治疗后对其进行了结局指标的评估,结果纳入结果分析.两种干预方法都没有发生不良事件.两组患者治疗前,干预前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5 d后,TIS总表、TIS静态坐位平衡亚表、TIS协调亚表、BBA、MRMI和MBI得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躯干控制训练组治疗后对动态坐位平衡的改善更显著,TIS动态坐位平衡亚表分数的增加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躯干控制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功能、平衡、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改善,且躯干控制训练比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更能改善动态坐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