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熊家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尾端,其平面形态从顺直过渡到微弯再逐渐演变成S型,是目前荆江最为弯曲的河段.受水沙条件、河岸边界条件、自然裁弯和人工裁弯等因素影响,局部河势调整频繁.熊家洲凸岸斜槽裁弯形成新河槽,导致主流与支汊成为共生的分汊河势,改变了熊家洲出口段水流条件,进而影响下游七弓岭弯道崩岸速率和河床冲淤.为全面分析熊家洲河段平面形态演变过程和河床冲淤变化,选取枯水期遥感影像数据及沿程代表性断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熊家洲河段整体向下游蠕动且河道展宽,熊家洲弯道新生河槽呈冲刷扩大趋势,7 a平均展宽70 m;出流沿程断面深槽从左岸向右岸方向发展,熊家洲下游的深泓线偏向右岸;三峡水库建成运行后,深泓线开始贴近七弓岭凸岸,而原深槽回淤形成2个沙洲,经过七弓岭弯顶后逐渐向凹岸偏移,出熊家洲弯道后河道沿程呈现冲刷下切趋势.研究成果对目前该段河势控制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意见,为下一步研究三峡水库运行的河势控制提出了思路.
推荐文章
长江中游宜昌~沙市段河床冲淤与枯水位变化
沙卵石河段
河床冲刷
枯水位下降
宜昌~沙市河段
数值试验
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蓄水后下荆江急弯河道凸冲凹淤成因
急弯段
凸冲凹淤
中水历时
三峡水库
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演变分析与治理思路探讨
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
河道演变
河势控制工程
三峡水库
长江荆江河段典型洲滩演变机理初探
荆江河段
洲滩
演变
河势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下荆江熊家洲河段平面形态与河床冲淤变化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斜槽裁弯 平面形态 河床冲淤 汊道 弯道 崩岸 熊家洲 下荆江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江湖泥沙与治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V147
字数 62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88/ckyyb.201905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益民 4 3 1.0 1.0
2 李志威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60 177 7.0 11.0
6 王赞成 4 2 1.0 1.0
7 杨涵苑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3 5 2.0 2.0
8 刘亦伦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0)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斜槽裁弯
平面形态
河床冲淤
汊道
弯道
崩岸
熊家洲
下荆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