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早产是复杂的多因素综合征,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一旦发生,并无切实有效的方法延长孕周.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早产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有效的预测方法,但早产病理机制复杂,且需要母胎组织间的相互作用.母胎界面的转录组研究发现,妊娠期间过早的从抗炎状态转变为促炎状态,破坏母体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平衡,从而发生早产.子宫肌层转录组研究也发现,分娩与炎症信号有关,包括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参与免疫反应的通路.而与妊娠相关组织的RNA通常会释放入母血,且RNA可直接反映来源组织的生理学信息.未来可以通过母体外周血中的细胞游离RNA来预测早产.但针对早产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无法获得与胎龄相匹配的正常妊娠组织作为对照等问题,因而,寻找有效的能够预测早产的生物学标志物仍是未来一段时期的研究重点.
推荐文章
玉米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玉米
转录组学
RNA-Seq
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在水貂上的研究进展
转录组
水貂
杂交技术
测序技术
羊水代谢组学在早产母胎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羊水
代谢组学
早产
母胎医学
家兔转录组的研究进展
高通量测序
肌肉发育
毛皮生长
差异表达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与早产临产相关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早产 母体胎儿间交换 RNA 转录组 子宫肌层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产科生理及产科疾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4-5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产
母体胎儿间交换
RNA
转录组
子宫肌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双月刊
1674-1870
12-1399/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
6-1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9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2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