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化感物质控制有害藻类的暴发被证明是一种既环保又有前途的方法.针对蓝藻水华问题,选取芦荟大黄素作为化感物质抑藻剂,研究了芦荟大黄素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光合作用、酶活性和微囊藻毒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显著提高.当芦荟大黄素的浓度为200 mg/L时,经过12 d的接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率达到了90%;对藻细胞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抑制率分别为78%和90%;对藻胆蛋白中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100%、95%和89%;对可溶性蛋白和藻毒素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3%和100%;实验过程中藻细胞的SOD和CAT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终SOD和CAT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62%和33%.
推荐文章
水杨酸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
铜绿微囊藻
水杨酸
化感抑制
叶绿素a
藻胆蛋白
赖氨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机理研究
赖氨酸
铜绿微囊藻
ATP酶
光合作用
机理
凤眼莲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
凤眼莲
铜绿微囊藻
化感抑制作用
大蒜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
大蒜
铜绿微囊藻
化感抑制作用
作用位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芦荟大黄素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生物学杂志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芦荟大黄素 化感作用 抑制作用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8|X173|X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0.05.05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4)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0(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绿微囊藻
芦荟大黄素
化感作用
抑制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学杂志
双月刊
2095-1736
34-1081/Q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83号合肥大厦9楼
26-5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253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