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推靠式旋转导向钻井系统需要在井下把旋转态的电能传输给不旋转外套,传统接触式传电形式难以适应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为此,基于ICPT技术,采用互感模型理论、Maxwell仿真计算并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非接触式旋转电磁机构的耦合性能、 传输效率以及初、 次级的谐振补偿措施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了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的铁氧体形状尺寸、 线圈匝数和安装位置的变化引起的该装置传输效率和功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井下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能够满足现有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传电要求,轴向安装误差对传输效率和功率影响最大;该装置在轴向位移-3 mm位置传输效率和功率最高,并在效率最高点±3 mm范围内均满足电路传输的系统要求.研究结果对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系统的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旋转超声振动加工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设计研究
非接触电能传输
旋转超声振动加工
松耦合变压器
阻抗匹配
旋转超声振动加工中非接触电能传输特性研究
旋转超声振动加工
非接触电能传输特性
松耦合变压器
传输效率
基于阻抗变换的稳频高效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
非接触电能传输(CPT)
阻抗变换
频率
稳定性
高效
植入式设备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进展
植入式
非接触电能传输
控制方式
非接触变压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井下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机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旋转导向 钻井系统 非接触 电能传输 耦合系数 传输效率 功率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钻井技术与装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921
字数 27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082/j.cnki.issn.1001-4578.2020.08.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清明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随钻测控技术中心 7 19 3.0 4.0
2 邹德永 31 228 9.0 14.0
3 朱杰然 2 16 1.0 2.0
7 杨宁宁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随钻测控技术中心 6 0 0.0 0.0
8 张佳佳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13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旋转导向
钻井系统
非接触
电能传输
耦合系数
传输效率
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机械
月刊
1001-4578
42-1246/TE
大16开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豉湖路12号
38-8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59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490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