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大豆高隆象(Ergania doriae yunnanus)是我国南方大豆田间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明确一株高隆象自然致病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并测定该菌株对大豆高隆象成虫的毒力,为大豆高隆象的生物防治提供新材料.[方法]对采集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形态学观察;提取真菌DNA进而扩增rDNA-ITS,利用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鉴定田间致高隆象自然死亡的真菌种类;设置不同培养温度,通过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方法测量计算真菌生长速率和产孢量;配置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Edy1孢子悬浮液,采用浸虫处理法测定对大豆高隆象的毒力,与商品化球孢白僵菌产品LH毒力进行对比;大豆叶片喷施BEdy1孢子悬浮液,评价高隆象取食后的致死效果.[结果]致使高隆象田间自然发病死亡的真菌为球孢白僵菌,菌株命名为BEdy1.该菌株在22—28℃有较高的生长速率,26℃下生长速率最高,达4.34 mm·d-1;在20—26℃有较高的产孢量,22℃下产孢量最大,为4.63×106孢子/mm2.浓度为1.0×105、1.0×106、1.0×107和1.0×108孢子/mL的BEdy1孢子悬浮液处理高隆象成虫10 d,死亡率分别为49.33%、77.33%、88.67%和98.00%,对照死亡率仅为10%.1×108孢子/mL孢子悬浮液处理下,LT50为(6.79±0.13)d,僵虫率为74.67%,发病严重度最高.10 d的LC50和LC95分别为4.80×104和3.57×107孢子/mL.浓度为1×108孢子/mL的商品化球孢白僵菌产品LH处理高隆象成虫,10 d死亡率为58.00%,僵虫率为4.67%,极显著低于同浓度的BEdy1处理.大豆叶片喷施BEdy1孢子悬浮液后喂食高隆象,10 d死亡率为100%,僵虫率为63.33%,LT50为(5.27±0.35)d.[结论]适当环境条件下,球孢白僵菌菌株BEdy1生长速度快,产孢量高,对大豆高隆象成虫有很高的致死率,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推荐文章
马尾松毛虫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球孢白僵菌
高毒力菌株
马尾松毛虫
生物学特性
茶角胸叶甲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茶角胸叶甲
球孢白僵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
菌株筛选
马尾松毛虫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筛选
球孢白僵菌
马尾松毛虫
鉴定
毒力
松墨天牛优良球孢白僵菌菌株生物学及毒力研究
森林保护学
松墨天牛
球孢白僵菌
生物学
毒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高隆象致病球孢白僵菌菌株BEdy1的鉴定及毒力测定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大豆高隆象 球孢白僵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 生物防治
年,卷(期) 202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74-298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58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14.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3)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高隆象
球孢白僵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
生物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