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污水有机组分表征是高负荷活性污泥法(HRAS)模型建立的基础.针对经典活性污泥l号模型不适用于HRAS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双水解模型,即将污水有机组分中水解型有机物分为快速水解型与慢速水解型2种,发现两者水解动力学参数具有明显差异.对原水氧利用速率进行参数拟合,通过灵敏度和共线性分析,估计了快速生物降解型有机物、快速水解型有机物、慢速水解型有机物以及异养菌等4种污水有机组分,探讨了污水有机组分与增加HRAS碳源捕获率的关系.结果 表明:以上4种有机组分均可被准确识别,共线性指数yK低于经验限值,各组分比例分别为13.9%、11.6%、12.6%和12.8%;从污水组分角度来说,提高HRAS碳源捕获率的3个方向分别为:反应器中的异养菌尽可能将快速生物降解型有机物和快速水解型有机物同化生成细胞物质;避免絮体污泥中的慢速水解型有机物过量水解;抑制异养菌衰减,减少内源呼吸产物的产生.双水解模型对污水有机组分成功表征有助于HRAS的设计、运行及优化.
推荐文章
活性污泥活性的表征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活性污泥
活性
表征
检测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两个重要参数的理论探讨
活性污泥
负荷
泥龄
去除率
动力学负荷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中试试验研究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城市污水
强化一级处理
絮凝
吸附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系统需氧量的确定
城市污水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需氧量
经验公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中污水有机组分表征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污水表征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模型辨识 氧利用速率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水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148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30/j.cjee.20190809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洪斌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13 1840 23.0 38.0
5 戴晓虎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07 1157 16.0 31.0
9 贺艺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0 0.0 0.0
13 江海鑫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污水表征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模型辨识
氧利用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