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骨科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目前有关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微创手术中应用的文献较少.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入路(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的14例为非3D组,男13例,女1例,年龄22~66岁,平均(43.2±12.3)岁,左侧6例,右侧8例,Sanders分型Ⅱ型12足,Ⅲ型2足;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的18例为3D组,男16例,女2例,年龄27~62岁,平均(45.9±9.7)岁,左侧7例,右侧11例,Sanders分型Ⅱ型15例,Ⅲ型3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B?hler角、关节面复位情况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等.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2个月,平均(15.3±3.1)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hler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hler角与健侧B?hler角差值非3D组为-4.7°±7.5°,3D组为-0.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面台阶非3D组为(1.7±1.1)mm,3D组为(0.8±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非3D组为(87.1±6.4)分,3D组为(90.1±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3D组优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5.7%;3D组优11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微创、精准的特点,可提高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