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利用超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早期发现并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管弹性变化及进展程度.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招募266名健康成人,年龄23~85岁,男女各133例,检测各生化指标、二维超声模式下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及脉搏波指标: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beginning of systole,PWV-BS)及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end of systole,PWV-ES),双侧颈动脉IMT、PWV-BS及PWV-ES取均值并记录,再根据年龄分6组(18~29岁,30~39岁,49~49岁,50~59岁,60~69岁及≥70岁)并整理分析.结果 受试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浓度随年龄增长并无显著变化(除外40~49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P>0.05),但40~49岁组人群三酰甘油及脉压差较18~29岁组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0~49岁组cIMT及ufPWV指标PWV-BS、PWV-ES亦较18~29岁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39岁组人群PWV-ES比18~29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PWV-BS(r=0.248,P<0.05)、PWV-ES(r=0.713,P<0.05)均与年龄呈密切正相关(均P<0.001),PWV-ES的相关系数要明显优于PWV-BS.结论 ufPWV技术可作为早期发现AS血管弹性功能变化的有效手段,并可通过PWV-ES的变化定量评估AS的进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