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土槿皮乙酸(PAB)联合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的抑菌效果,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氟康唑耐药及敏感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33株,分别采用微量稀释法及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PAB单独及与氟康唑联用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评估联用时药物体外相互作用的方式,采用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动态监测2种药物体外联用的效果.结果 PAB单独作用时,对氟康唑耐药及敏感白念珠菌有类似的抑菌效果,MIC为4~32μg/mL.PAB与氟康唑联用可增加耐药白念珠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氟康唑MIC由≥128μg/mL降至≤16μg/mL,PAB MIC降至≤2μg/mL).对氟康唑耐药的12株白念珠菌均表现出协同抑菌的效果(FICI为0.035~0.188);对氟康唑敏感的21株菌株中,10株(47.62%)有协同抑菌效果(FICI范围为0.188~0.375),11株无相互作用(FICI>0.5).结论 PAB可抑制白念珠菌的生长,与氟康唑联用还有较好的协同抑菌效果,尤其对耐氟康唑白念珠菌,抑菌效果更好.
推荐文章
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抗白念珠菌的作用
白念珠菌
氟康唑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环孢菌素A增强氟康唑抗生物膜型白念珠菌的研究
钙调磷酸酶
白念珠菌
氟康唑
生物膜
耐药性
聚乙烯亚胺单独及与三种抗菌药物联用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聚乙烯亚胺
抗菌药物
白念珠菌
体外抗真菌活性
罗米地辛对氟康唑体外抗白念珠菌影响的研究
白念珠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氟康唑
罗米地辛
耐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槿皮乙酸与氟康唑联合应用于体外抗白念珠菌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检验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土槿皮乙酸 白念珠菌 氟康唑 耐药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3-6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6.1
字数 33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伟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检验科 7 28 3.0 5.0
2 胡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检验科 8 90 4.0 8.0
3 胡晓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检验科 22 72 5.0 8.0
4 殷红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检验科 10 43 4.0 6.0
5 李贞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检验科 4 16 2.0 4.0
6 薛赢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检验科 6 20 3.0 4.0
7 诸斌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检验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槿皮乙酸
白念珠菌
氟康唑
耐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验医学
月刊
1673-8640
31-1915/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528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2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0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