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选取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及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地层剖面测制、锆石U-Pb年代学、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等方法,查明其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并进一步探讨兴蒙造山带中段南缘晚古生代的演化过程.本巴图组2个碎屑岩样品最小年龄为299Ma和296Ma,结合古生物化石研究,其形成时代应为晚石炭-早二叠世;三面井组2个碎屑岩样品的最小年龄为271 Ma和272Ma,同样结合其古生物化石资料,判断其形成时代为早-中二叠世.锆石组成和岩相特征显示本巴图组和三面井组形成于不同的沉积背景之下.本巴图组的沉积相变化显示为一个海进序列,形成于弧后伸展背景之下;三面井组则与之相反,显示沉积环境由稳定变为活动,形成于汇聚背景之下.安山岩的喷出年龄为277±1.4Ma,有着高镁安山岩的属性,显示出俯冲背景下陆缘弧火山岩的特征.结合以往区域地质资料,我们认为晚古生代兴蒙造山带南缘的构造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1)泥盆纪,碰撞后伸展阶段;(2)早石炭世,俯冲开始阶段;(3)晚石炭,俯冲不强烈、局部发生伸展作用阶段,以本巴图组和阿木山组的碎屑岩-碳酸盐组合为代表;(4)早中二叠世,俯冲加强阶段,发育三面井组和大量的陆缘弧火山岩,此时古亚洲洋仍然存在;(5)晚二叠世之后,碰撞结束、古亚洲洋消失阶段,区域开始出现大量A型花岗岩,整体进入造山后环境.
推荐文章
兴蒙造山带中段北部晚古生代两期岩浆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宝力格组火山岩
花岗斑岩岩墙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碱性花岗岩
后造山环境
谈新疆伊犁晚古生代裂谷陆相火山岩型铜银矿
新疆伊犁
陆相火山岩型
铜银矿
造山带火山岩研究
造山带
火山岩
岩浆作用
板块构造
评述
新疆博格达地区晚石炭世柳树沟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博格达
晚石炭世
柳树沟组
双峰式火山岩
构造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兴蒙造山带中段南缘晚古生代演化过程:来自苏尼特右旗地区沉积地层及火山岩的证据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兴蒙造山带 晚古生代 本巴图组 三面井组 高镁安山岩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93-2520
页数 28页 分类号 P534|P588.144|P59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8654/1000-0569/2020.08.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39)
共引文献  (920)
参考文献  (5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2(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3(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4(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6(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7(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0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9(6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9)
2010(46)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3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3(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5(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6(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兴蒙造山带
晚古生代
本巴图组
三面井组
高镁安山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