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的下颈椎椎弓根钉道虚拟构建法及其对提高置钉操作准确性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成人颈椎疾病患者的C 3,4椎体CT图像数据及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数据,男30例,女30例;年龄(55.42±10.38)岁(范围39~84岁)。导入Mimics 20.0软件,自行设计下颈椎钉道虚拟构建法进行钉道构建。记录虚拟椎弓根钉道及其安全核区的构建成功率;安全核区与椎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冠状面安全核区与上下钩椎关节外缘连线的距离,椎体矢状面安全核区与椎体后缘的距离;测量虚拟钉道安全核区的长度、宽度、高度;以直径3.5 mm的柱形模拟置钉,记录以安全核区为控制轴心的椎弓根钉在椎体水平横断面的外展角及椎弓根矢状面头尾倾角范围,进钉区皮质至安全核区中心点的距离;计算进钉区冠状面投影面积。 结果:虚拟钉道安全核构建法的有效率:C 3、C 4有效率分别为95%(57/60)、100%(60/60),总有效率为97.5%(117/120);钉道安全核高度为:C 3左侧(4.99±1.04)mm、右侧(4.95±0.88)mm,C 4左侧(5.41±0.93)mm、右侧(5.16±1.39)mm;安全核宽度:C 3左侧(3.79±0.87)mm、右侧(3.44±0.88)mm,C 4左侧(3.99±0.68)mm、右侧(3.60±0.92)mm;冠状面安全核区与上下钩椎关节外缘连线的距离为:C 3左侧(0.66±0.54)mm、右侧(0.69±0.67)mm,C 4左侧(0.62±0.59)mm、右侧(0.65±0.64)mm;椎体矢状面安全核区中心与椎体后缘的距离为:C 3(2.08±0.41)mm,C 4(2.34±0.60)mm,C 4距离大于C 3,空间位置均位于椎体内;椎体横断面椎弓根钉外展角区间为:C 3左侧(28.16°±7.82°)~(67.46°±7.54°)、右侧(29.46°±7.5°)~(64.08°±9.79°),C 4左侧(27.64°±4.56°)~(69.95°±6.66°)、右侧(29.17°±5.92°)~(71.14°±5.07°)。椎弓根矢状面的椎弓根钉头尾倾角区间为:C 3左侧24.12°±5.35°、右侧24.40°±4.86°,C 4左侧24.87°±5.7°、右侧25.65°±5.62°;进钉区皮质至安全核区中心点的距离为:C 3左侧(11.93±0.76)mm、右侧(12.12±0.83)mm,C 4左侧(11.24±0.71)mm、右侧(11.34±1.01)mm。进钉区冠状面投影面积为:C 3左侧(41.38±15.68)mm 2、右侧(37.66±13.77)mm 2,C 4左侧(44.54±12.96)mm 2、右侧(40.33±15.54)mm 2,左侧大于右侧。 结论:基于CT影像的下颈椎椎弓根钉道虚拟构建法对C 3,4虚拟椎弓根钉道的构建有效率高。椎弓根钉道的构建证实C 3,4适合植入目前常用的直径3.5 mm的颈椎椎弓根钉。安全核区形态学特点稳定,在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可转化为容易辨认的解剖标志,为下颈椎椎弓根钉技术的实施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
颈椎
内固定器
综述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置钉技术
微创经皮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三维解剖学研究
棘突
椎弓根进钉通道
三维关系
颈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CT影像的下颈椎椎弓根钉道虚拟构建法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颈椎 骨螺丝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软件
年,卷(期) 2020,(2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9-141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21113-20200716-004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兴庭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 2 1.0 1.0
2 唐文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6 64 5.0 7.0
3 赵凯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
骨螺丝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软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