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4种主要毒力基因(gB、gC、gD和gE)的分子特征和变异情况,采用PCR技术,对2010—2015年分离到的28株PRV进行基因扩增和测序.结果显示:2010—2015年分离毒株的gB、gC、gD和gE基因均存在多位点突变,且位于抗原表位区;与2010年分离毒株的gD基因相比,2012年后分离毒株存在6个连续氨基酸插入.基于gB、gC、gD和gE基因的进化树显示:上海市2010年分离的4个毒株与2012年以后分离的毒株虽属于同一大的分支,但与经典毒株亲缘关系近,处于同一小的分支中;2012年分离毒株与2011年后国内变异株亲缘关系近,处于另一分支中.这些毒力基因抗原表位区域氨基酸的突变可能导致其毒力及抗原性发生改变;2012年以后分离毒株均为变异株,并已成为上海市的主要流行毒株.本研究为PRV分子致病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上海市狂犬病调查与分析
狂犬病
流浪犬
上海
调查
免疫
绵羊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gD基因序列分析
伪狂犬病病毒
gD基因
核苷酸同源性
绵羊
上海市犬类狂犬病免疫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犬类狂犬病
免疫现状
存在问题
防控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海市伪狂犬病病毒相关毒力基因分子变异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动物检疫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毒力基因 分子变异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流行病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6
页数 9页 分类号 S852.65
字数 48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20.07.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伪狂犬病病毒
毒力基因
分子变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动物检疫
月刊
1005-944X
37-1246/S
16开
青岛市南京路369号
24-11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3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12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