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分析了2011年冬季、2012年春季和2014年夏季3次短期观测实验中北京城市大气新粒子生成(NPF)事件的季节特征.结果显示,116天的观测中,共发生37次NPF事件(频率为32%).尽管不同于NPF事件中新粒子核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最大净增长量(NMINP)变化显著,春、夏季观测期间的NMINP平均值非常接近,分别为1.60×104和1.57×104 cm-3,冬季均值大幅下降至0.83×104 cm-3.统计分析发现,NMINP和新粒子生成速率(J8~20 nm)及SO2浓度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相关性,此时NMINP可以由J8~20 nm和SO2浓度近似计算;但是除特定条件外,新粒子形成受多因素共同影响,导致J8~20 nm和NMINP之间缺乏相关性,NMINP和SO2浓度相关性也显著下降.考虑新粒子对气候的潜在影响,即只有粒径增大到50 nm以上的新粒子可在大气超饱和度大于0.6% 的条件下活化为云凝结核,而粒径达到70~80 nm的新粒子可以在常见大气超饱和度下活化为云凝结核,本研究引入了新粒子的最大中值粒径(Dpgmax)这一概念.根据最终Dpgmax将观测到的37例NPF事件分为3类,类型I(最终Dpgmax在10~15 nm)、类型II(最终Dpgmax在27~48 nm)和类型Ⅲ(最终Dpgmax可达75~120 nm).类型I,Ⅱ,III分别占总观测事件的22%,16%,30%,其余32% 的事件无法确定最终Dpgmax.值得注意的是,只在夏季观测到了类型III.统计分析显示,低Ox(NO2+O3)浓度不利于新粒子增长到类型II和III.基于类型II和III的分析,发现硫酸蒸汽浓度对此类新粒子增长的贡献小于10%,日间O x氧化有机物很可能是促使新粒子增长的主要原因,夜间硝酸铵和有机物均可能促使新粒子增长.
推荐文章
春节期间宝鸡市区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
大气颗粒物
数浓度
质量浓度
气象因子
日变化
逐日变化
百里杜鹃森林公园杜鹃盛开期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
游憩地
大气颗粒物浓度
气象因子
北京西山典型游憩林空气悬浮颗粒物季节变化规律
北京西山
游憩林
空气颗粒物
季节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新粒子生成事件期间颗粒物数浓度变化及颗粒增长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新粒子生成 新粒子增长 颗粒物数浓度 硝酸铵 二次有机气溶胶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X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41/j.cnki.hdxb.20200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小红 17 79 5.0 8.0
2 马立亚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粒子生成
新粒子增长
颗粒物数浓度
硝酸铵
二次有机气溶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5174
37-1414/P
大16开
青岛市松岭路238号
24-3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5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75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