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比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手法治疗前后颈肌MRI的变化以明确其起效机制.方法:运用推拿手法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法治疗,经过3周的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FS-CS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采用MRI测量颈部双侧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横截面图长短径变化,评估两组肌肉形态学变化.结果:经推拿手法治疗后,患者FS-CS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双侧胸锁乳突肌长径、短径均较治疗前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侧胸锁乳突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的双侧斜方肌的长短径则较治疗前长(P<0.01).结论: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起效机制可能与调节颈部肌肉,尤其是胸锁乳突肌以及斜方肌形态变化(长短径)从而维持颈椎的动力平衡有关,提示临床治疗颈椎病除了关注骨性结构的变化外,更应该注意纠正肌源性导致的力学失衡.
推荐文章
颈丛神经阻滞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4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丛神经阻滞
神经功能
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
推拿
手法
颈椎牵引
颈椎功能
动脉血流
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颈型颈椎病
手法
作用机理
综述文献
林创坚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总结
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
推拿
手法
林创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颈肌MRI探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起效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手法 影像学 椎动脉型颈椎病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手法
影像学
椎动脉型颈椎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月刊
1005-0205
42-1340/R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38-18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