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UiO-66、UiO-66─NH2和UiO-66─(CF3)2.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进行晶型和形貌表征;测定单组份二甲苯异构体在UiO-66及改性材料上的吸附等温线及速率曲线;通过动态突破实验,考察温度对三元等摩尔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在UiO-66及改性材料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iO-66和UiO-66─NH2对二甲苯异构体的吸附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而UiO-66─(CF3)2由于较大侧链的位阻作用,其吸附更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3种材料均具有反相选择性,吸附选择性遵循:邻二甲苯(OX)>间二甲苯(MX)>对二甲苯(PX);随温度的升高,125℃下UiO-66─NH2对OX/PX、OX/MX选择性均高于未改性的UiO-66;而双三氟甲基由于孔内扩散抑制作用,选择性降低.因此,高温条件下对UiO-66材料进行氨基改性是工业过程中分离二甲苯异构体获得高吸附分离性能的可行方法.
推荐文章
膜法分离二甲苯异构体研究进展
二甲苯异构体
膜分离
沸石膜
有机高分子膜
超疏水纳米海绵制备及其二甲苯吸附性能
改性纳米海绵
超疏水性
二甲苯
吸附性能
危化品回收
UiO-66的制备、功能化及膜分离研究进展
金属有机骨架
合成
功能化
分离
缺陷UiO-66对水中塑化剂的吸附
聚合物
污染
吸附(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性UiO-66材料的制备及二甲苯异构体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UiO-66 改性材料 二甲苯异构体 吸附 突破曲线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传递现象与单元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8-1385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028.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015.2020.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璟 64 259 7.0 14.0
2 徐荣 22 13 2.0 3.0
3 张琪 35 83 6.0 8.0
4 陈乐 15 36 4.0 5.0
5 戚律 6 1 1.0 1.0
6 马文中 15 11 2.0 2.0
7 任秀秀 2 0 0.0 0.0
8 梁梦迪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UiO-66
改性材料
二甲苯异构体
吸附
突破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