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测量下颈椎椎间孔螺钉的钉道长度及角度参数,并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连续进行健康查体的受检者,共50名(男25名,女25名)的颈椎CT影像资料,年龄(56.00±15.90)岁(范围:29~89岁)。对受检者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依据椎间孔螺钉、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Magerl法)置钉技术的进钉点和钉道设计在三维重建模型上选定后进行调整,在调整完毕的重建图像上分别对C 3~C 7节段进行钉道长度和进钉角度测量,记录其最大内倾角、最适内倾角、最小内倾角、最适钉道长度、椎弓根宽度等参数测量值。间隔2周由同1名脊柱外科医生对各影像学参数再次进行测量,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结果:颈椎椎间孔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和内倾角分别为C 3 10.65 mm,21.12°;C 4 10.12 mm,22.62°;C 5 9.82 mm,23.66°;C 6 9.19 mm,24.13°和C 7 9.10 mm,27.54°。C 3节段总体最适钉道长度最长;C 7节段总体最适钉道长度最短( F=19.287, P <0.001),但与C 6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74)。C 7节段总体最适内倾角最大,C 3节段总体最适内倾角最小( F=19.752, P <0.001)。男性在C 4、C 6、C 7节段最适钉道长度长于女性(C 4t=2.912,C 6t=3.884,C 7t=5.468, P <0.05),并在C 4、C 6、C 7节段最适内倾角小于女性(C 4t=3.560,C 6t=4.370,C 7t=4.738, P <0.05)。椎弓根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和内倾角分别为C 3 30.94 mm,33.92°;C 4 30.50 mm,34.95°;C 5 31.92 mm,33.42°;C 6 30.50 mm,31.94°和C 7 29.87 mm,31.01°;总体椎弓根宽度分别为C 3 5.35 mm;C 4 5.56 mm;C 5 5.99 mm;C 6 6.34 mm和C 7 6.86 mm。侧块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为C 3 14.84 mm;C 4 15.33 mm;C 5 15.44 mm;C 6 14.74 mm;C 7 14.06 mm。颈椎椎间孔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在C 3~C 7节段为9.10~10.65 mm,均短于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 P <0.05),总体最适进钉内倾角在C 3~C 7节段为21.12°~27.54°,均小于椎弓根螺钉( P <0.05)。 结论:椎间孔螺钉长度受限,不具备直接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进钉角度较椎弓根螺钉陡直,且具有较大的进钉安全角度,可作为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的有效补充。
推荐文章
寰椎侧块后路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学
寰椎
内固定
临床解剖学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
颈椎
内固定器
综述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置钉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椎椎间孔螺钉、椎弓根螺钉与侧块螺钉钉道的影像学测量比较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颈椎 脊柱融合术 骨螺丝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年,卷(期) 2020,(1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7-134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21113-20190807-003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新宇 82 658 14.0 21.0
2 杨青 24 60 5.0 7.0
3 原所茂 36 342 12.0 17.0
4 田永昊 29 224 10.0 13.0
5 陈希 15 6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
脊柱融合术
骨螺丝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