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团聚块状活性白土为母体,在碱性条件下将其分散剥离,并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导向作用,向白土层间引入近程有序介孔SiO2,成功合成了片状介孔化活性白土.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对活性白土和介孔化活性白土进行铜离子(Cu2+)改性.静态试验结果表明,铜负载量(ω)为25%、活化温度为150℃时,所制得的介孔化活性白土催化作用下模拟原料中丙硫醇的转化率接近100%.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介孔化活性白土具有更高的Cu2+承载能力,并且在相同的Cu2+负载量下,表现出比活性白土更为优异的丙硫醇催化氧化性能.研究丙硫醇催化氧化机理后发现,过量丙硫醇在Cu2+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二丙基二硫醚.
推荐文章
改性活性白土负载Fe(Ⅱ)催化臭氧化去除草酸的研究
改性活性白土
草酸
催化臭氧化
水处理
具有特殊形貌的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介孔
氧化硅
表面活性剂
形貌
催化剂载体
铌掺杂介孔氧化锆复合催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介孔氧化锆
铌掺杂
合成
酸性
含Ni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对苯加氢催化性能
介孔分子筛
合成
表征
苯加氢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孔化活性白土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丙硫醇的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炼制与化工 学科
关键词 活性白土 介孔 催化氧化 丙硫醇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催化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2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力 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 72 412 11.0 13.0
3 王昕 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 27 119 7.0 9.0
5 孟璇 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 9 51 5.0 7.0
7 金林鹏 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 1 0 0.0 0.0
15 刘乃旺 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 5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性白土
介孔
催化氧化
丙硫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炼制与化工
月刊
1005-2399
11-3399/TQ
16开
北京海淀学院路18号(北京914信箱9分箱)
2-33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8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26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