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绿豆品种绿丰2号和绿丰5号为材料,研究了P0(无磷)、P1(磷酸二铵,225 kg/hm2)、P2(双活力二铵,225 kg/hm2)和P3(1/2双活力二铵,112.5 kg/hm2)4种磷水平对绿豆植株干质量、根系形态、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改良磷肥双活力二铵(主要成分为磷酸二铵+木质素等辅剂)在绿豆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P0和P1处理相比,P2和P3处理均明显增加V3—R6期绿豆植株的干质量,且均以R6期P3处理干质量最大,其中绿丰2号地上部干质量较P0和P1处理分别显著增加57.55%和34.31%,根系干质量分别显著增加19.63%和11.84%;绿丰5号地上部干质量分别显著增加30.29%和21.62%,根系干质量分别显著增加36.66%和34.56%.与P0和P1处理相比,P2和P3处理均显著增加两品种R4期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明显增加V5期平均根系直径和R4期总根体积,显著增强R6期绿丰2号和绿丰5号净光合速率;P2和P3处理均明显增加R4期和明显降低R6期绿丰2号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R4期绿丰5号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生育后期(R2、R6期)绿丰5号叶片和根系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P0和P1处理相比,P2和P3处理可明显增加绿丰2号茎粗和绿丰5号株高,明显增加两品种单株粒数、百粒质量和单株粒质量,其中绿丰2号P3处理单株粒数、百粒质量和单株粒质量分别较P0和P1处理增加14.85%和48.28%、15.41%和13.26%、16.94%和44.16%;绿丰5号P3处理则分别较P0和P1处理增加46.51%和11.35%、3.34%和8.70%、51.20%和28.20%.可见,改良磷肥双活力二铵能够有效促进绿豆植株的生长,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植株抗逆性,提高光合能力促进植株后期同化物的积累,最终达到增产目的.
推荐文章
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硼肥对绿豆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绿豆
磷酸二氢钾
硼肥
植物生长
产量
糜子/绿豆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对绿豆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绿豆
氮肥
间作
光合特性
光合氮利用效率
产量
干旱胁迫对玉米苗期植株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玉米
干旱胁迫
光响应
叶绿素荧光参数
植株生长
亏缺灌溉对板蓝根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板蓝根
亏缺灌溉
光合生理特性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磷酸二铵对绿豆植株生长、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磷肥 改良磷酸二铵 绿豆 形态 光合特性 可溶性蛋白含量 酸性磷酸酶活性 产量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4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522
字数 79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殿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150 1522 21.0 29.0
3 李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23 43 4.0 6.0
4 王诗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4 2 1.0 1.0
7 牟保民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4 0 0.0 0.0
8 刘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3 0 0.0 0.0
9 蔡光容 1 0 0.0 0.0
10 刘美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9)
共引文献  (363)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肥
改良磷酸二铵
绿豆
形态
光合特性
可溶性蛋白含量
酸性磷酸酶活性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