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响应,以期了解武夷山不同土壤利用类型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季节变化.[方法]在福建省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区域,分别采集同一纬度下未被开发利用的原始林地和已被开发利用的茶园土壤,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及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并对二者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1)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含有丰富的氨氧化微生物资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在Family水平相似,主要包括氨氧化古菌界的Unclassified 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Unclassified Crenarchaeota、Unclassified Thaumarchaeota、Nitrosopumilus、Others;氨氧化细菌界的Nitrosomonas、Nitrosospira、Unclassified Nitrosomonadaceae、Others,其中茶园拥有独特的Nitrosovibrio(亚硝化叶菌属)存在.(2)武夷山林地和茶园氨氧化微生物相对丰度有显著变化且随季节变化显著.(3)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分析表明,不同的环境因子对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土壤氨氧化古菌的影响不同,且不同季节的主要影响因子也存在差异,有效钾是影响氨氧化细菌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而铵态氮是影响氨氧化古菌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随季节变化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多样性呈现出规律性变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氨氧化微生物种类影响不大,但对其种群的相对丰度及季节相对丰度影响较大.
推荐文章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常绿阔叶林
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
土壤
细菌
古菌
季节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武夷山
土壤微生物
群落多样性
植被类型
BIOLOG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PLFA分析
PLFA
群落结构
海拔
土壤微生物
武夷山
不同放牧对滇西北高原泥炭沼泽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氨氧化古菌
氨氧化细菌
不同放牧
泥炭沼泽土壤
硝化潜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武夷山不同土壤利用类型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动态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IlluminaHiseq高通量测序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9-113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1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0.10.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1)
共引文献  (357)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0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0(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2(3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6(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lluminaHiseq高通量测序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